网上说的成年男人玩什么?
NAS 软路由 充电头!感觉还挺对的。
充电头无所谓,NAS和软路由我是真的玩了好几年了。
其中软路由折腾这些年基本也累了,还是回归了成品硬路由+旁路由的组合。
家用的话,不推荐买X86的小主机刷成软路由系统,直接买硬路由就好了,网络稳定是第一位的。中兴和TP的路由器都还挺不错的,小米的也会出一些能刷机的路由器,玩米家的用原生系统也不错,虽然更新速度很慢。
一些心得是:不要在路由器上折腾,安装那些乱七八糟的,装的插件越多 越容易造成网络的波动,网络稳定是第一位的,否则容易被家人群殴。

我现在的路由器是360T7,CPU是MT7981B ,属于Filogic 820系列,双核A53,频率1.3GHz,集成了2.4G和5G无线基带。内存改了512M.
2.4G支持2T2R,两条空间流,在40MHz频宽下最高速率574Mbps;
5G支持3T3R,两条空间流,在160MHz频宽下最高速率2402Mbps;
加起来就是AX3000的Wi-Fi 6 无线。没有用外置独立FEM,MT7976C内置FEM。
2.4G支持8个OFDMA用户,5G支持16个OFDMA用户,最大的无线带机量是256台。
刷了OpenWrt系统,用了1年多还挺稳定,虽然是千兆网口的路由器,但因为宽带只有500M,也就没打算换。
虽然刷的OP系统,但是其实也上面的一些插件很少,主要用微信消息推送 ,Lucky等功能。而一些比较占用内存的科学**功能主要挂在旁路由上。
我下一台路由器可能会选择中兴全2.5G网口的路由器,公司买了2台,用着还挺稳定的。而且可以在路由器上指定单独设备的网关,这样很方便。然后NAS上安装个旁路由就够了。需要看外面的时候网关切换到旁路由上就行。
NAS则是从当年的猫盘开始入坑,一下子好多年过去了。设备也换了很多,系统也是玩过很多,从黑群晖到Esxi+黑群晖, PVE+黑群晖,黑威联通,到飞牛,最后再到绿联。
折腾的这些年,从只会复制命令行,到自己也能熟练使用各种linux命令,还有各种好玩的docker容器,真的学会了不少知识。
我的目前主力NAS绿联的DXP4800, 看起来小巧(178×178×257mm),其实与群晖4盘位的DS920比还挺大的(166×199×223mm),不过比自组的NAS要小很多了。而且做工也贼扎实,很有分量。
安装了2快2T的nvme ,1快1T的SATA固态,2块4T机械,1快8T机械硬盘,没有搞RAID,而且家用我也不建议搞RAID,记住,RAID不是备份。
那如果保证数据安全?重要不隐私的文件,实时备份到云盘,且备份到本地的另外一台NAS上。重要且隐私的文件,备份到本地的另外一台NAS上。极其重要的文件,建议在2块硬盘不同文件夹上再做一次备份。
至于在我眼里不太重要的影视类,丢了就丢了吧,浪费点时间重新下载一次。而且有一部分影视被我丢到了夸克网盘上,飞牛影视可以直接挂载刮削。
安装的软件, 虚拟机, Docker ,音乐, 甚至照片 视频都存在Nvme固态硬盘上(照片视频会实时备份一份到机械硬盘,不到1T大小,属于核心数据了)。这样不影响机械硬盘休眠,机械硬盘休眠后 ,功耗有17-18W,不算高,也没我想的那么低,属于还行吧。
之前用自己组的NAS(J4125),安装的飞牛OS,双盘口组SMB多通道从来没有成功过,而我需要在NAS上剪辑,对传输速度还是有些要求的。而且经常碰到一些小BUG,干脆换成了性价比挺高的绿联。
SMB多通道一次就成功,内网速度跑到530M,也算弥补了没有万兆的遗憾吧。至于链路聚合这些自然也是没什么问题的。
当然SMB多通道对设备还是有些要求的,比如NAS和电脑都需要2个同样速率的网口。比如需要一台同速率的交换机,开始是4个网卡都插到交换机上,后来发现,NAS和电脑可以网线直连(需要手动修改为同一个IP网段),剩余的2个网口插到交换机上就可以了,节省了网口也降低了交换机的功耗。
我用的交换机是5口2.5G+1个万兆光口的水星交换机,用了1年多,很稳定,而且是白嫖来的。
说回绿联,除了备份方面的功能比群晖差很多外,其他都很满意。群晖的CloudSync,ABB都是我挺喜欢的软件。尤其是CloudSync的加密备份功能非常好用,这样隐私照片什么的备份到网盘也不怕了,希望绿联早点跟进吧。为
什么不换群晖?贵!而且看最近几次更新,感觉群晖要放弃家用市场了。
为什么不换极空间?因为绿联的系统底层是Debian,我个人对debian系统很喜欢。而极空间的系统不是很明确,
但是极空间Z4Pro那个被人诟病的外观其实我是很喜欢的。
上图这个就是我的备用NAS,海鲜市场50块买的小主板,N3350处理器性能有点弱,但是做备份下载足够了。安装了512G的SSD固态做系统盘,2个2.5寸的机械硬盘做下载盘,1块12T的3.5寸机械盘做DXP4800的异地备份盘(卧室到厨房也算是异地吧?)。安装的fnOS.当作备用以及下载机来用。每天95%的时间硬盘都是休眠不唤醒的,待机只有6W,每天凌晨1点开始从主力NAS上拉取数据做增量备份。有一些没什么速度的资源,可能要下载好久的,也会扔到这台机器上,挂着迅雷下载也只有8-9W的功耗。
这么搞的话 也勉强算是遵循了3-2-1备份法则吧?
下面是这些年折腾过的一些设备:





评论区